根據統計,每三位中風患者,就有一位飽受憂鬱情緒困擾。
中風患者生理偏癱的問題是復健治療關注的重點,但心理的問題卻時常被忽略;然而,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僅會對復健治療成效有所影響,更會大大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壽命,也是在治療時極需關注的重點之一。
35歲的劉大哥在兩年前右腦出血性中風,導致左側肢體無力,經過兩年的復健,動作恢復許多,可以自行外出活動,生活也可以獨立自理。
雖然身體恢復許多,但大哥卻越來越不願意出門,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朋友的邀約,朋友們一開始不以為意,認為只要假以時日,大哥會慢慢打開心房,走出家門,回到過去活潑的樣子。
然而,大哥卻越來越封閉,不僅足不出戶,也漸漸放棄復健治療,甚至因為情緒的關係,衛生習慣變差,生活也變得越來越依賴。雖然大哥生理能力進步了,整個人卻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;開始睡不著、吃不下,甚至出現自傷的行為及自殺的念頭。
諸如此類的情況其實在中風患者身上並不少見。然而,卻一直都很少人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。當患者出現低落情緒時,失去動力外出或復健,卻被親人們當作「偷懶」,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大傷害。
______
該如何治療、陪伴中風後憂鬱的患者?
陪伴個案至身心科看診,進行藥物治療
患者憂鬱問題不一定受心理因素影響,也可能是因中風後分泌血清素的腦區受影響,造成血清素分泌不足而導致憂鬱,若是此類患者,服用抗憂鬱或抗焦慮劑,效果十分顯著。
然而,許多較為年長的患者並不願意至身心科看診,若有家人支持陪同,患者意願較高,也感到較為安心。
心理諮商
許多患者不願向親友表露脆弱的一面,遇見困難只默默藏在心中不願麻煩別人,此類患者經由心理諮商,除了坦誠面對自己、抒發情緒以外,還可從中獲得消除壓力、解決問題的方式,減輕患者心理問題。
復健治療
此時的復健治療要以「活潑、生活化」為導向,並以照片或影片,紀錄患者進步,除了使其漸漸能獨立自主,更能讓患者從影片中看見復健差異。從事過去有興趣的活動,或漸漸找到新的目標與趣。
中風後憂鬱,一直都很少受人關注,然而,當患者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,憂鬱的負向症狀也會導致患者越來越沒有動機照顧自己,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壽命。
身為治療師,除了單純復健以外,在心理健康方面我們可以做出哪些貢獻呢?歡迎大家私訊或留言,我們一起討論。
(李建明職能治療師 撰)
Comments